新华网北京1月18日电 近日,在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2018年将加快构建新时代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其中包括研究建立反映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的统计制度;继续完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这是继去年10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首个供应链专题的纲领性文件《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就营造良好的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政策环境,国家统计局具体研究落实的政策措施之一。最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从去年10月1日也开始实施,供应链管理服务已明确单列统计类别:商务服务业-7224-供应链管理服务。
专家认为,各界已意识到,供应链管理服务作为一个新的行业业态,已经成为新时期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是国家层面对供应链服务行业的极大认可,也标志着供应链行业将从政策扶持、营商环境等诸多方面迎来新的发展春天。
据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于1984年首次发布,分别于1994年和2002年进行修订,2011年第三次修订,2017年第四次修改。该标准(GB/T 4754-2017)由国家统计局起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并于2017年10月1日实施。其中首次界定:商务服务业-7224-供应链管理服务“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控制和优化,将单一、分散的订单管理、采购执行、报关退税、物流管理、资金融通、数据管理、贸易商务、结算等进行一体化整合的服务。”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划分全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性分类,2017年新行业分类共有20个门类、97个大类、473个中类、1380个小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鲜祖德在前不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7年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发布实施,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及时、准确地反映我国经济新常态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涌现出来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监测经济增长动力转换进程,反映“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情况,为提供更好的统计信息服务奠定了标准基础,并为派生产业分类提供了可操作的基础行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