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云智搜

    扫一扫关注

    试点八大业务分类 信托公司优化结构

       2021-07-27 650
    核心提示:  随着银监会下发《信托业务监管分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信托业务监管分类试点工作已正式启动,首批试点信托公司共十家。  此次“实施方案”做出了更具体的部署。试点启动时间为4月21日至4月30日,持续试点时间为5月1日到12月30日。预计9月开展试点交流。  一家试点信托公司向《中国经营报》

      随着银监会下发《信托业务监管分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信托业务监管分类试点工作已正式启动,首批试点信托公司共十家。

      此次“实施方案”做出了更具体的部署。试点启动时间为4月21日至4月30日,持续试点时间为5月1日到12月30日。预计9月开展试点交流。

      一家试点信托公司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将根据“八大业务”分类试点进行业务优化调整。此次试点对信托公司业务结构短期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主要是帮助信托公司厘清业务结构和产品分类。信托公司具体业务调整主要还是根据各公司自身特点、投资者需求,及宏观经济变化影响。

      “整体来看,信托业务监管分类试点工作既有利于信托行业的转型,又有利于监管当局的风险监管升级,此举对规模超过22万亿元的金融第二大子行业意义非凡。”百瑞信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陶斐斐博士告诉记者:“不仅能鼓励信托公司创新各种形态的信托产品,并保证信托行业体系的稳健运行,还可切实保护信托领域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陶斐斐向记者透露,信托业务监管分类试点工作是2017年信托行业的重点工作之一,从银监会、各地银监局,到68家信托公司都非常重视。

      据了解,此前在信托公司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结合属地监管部门意见,综合考虑经营基础、业务种类、内控及风险管理能力等因素,平安信托、中融信托、外贸信托、安信信托、中建投信托、重庆信托、百瑞信托、中航信托等10家信托公司成为首批试点公司。

      就“实施方案”本身有很多值得关注的要点,其中很多界定尚属首次,对未来重塑行业格局将发挥重要作用。陶斐斐认为,第一,首次明确了“主动管理型信托”和“被动管理型信托”划分标准;第二,文件完整披露八项业务的定义、主要特征以及二级科目。第三,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确定了监管的穿透适用原则。第四,明确了混合信托分类方式以及TOT的界定方式。

      上述试点信托公司相关人员指出,参与“八大业务”试点,信托公司需要制定内部分类细则、梳理登记流程,在常规报表外,额外增加相关报表。同时,信托公司也会按照监管精神要求,梳理商业模式、赢利模式、业务流程,风控策略,汇报监管。

      记者从试点信托公司了解到,多家公司正在按照监管要求组织开展试点启动工作。其。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10079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