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6月21日电(记者蔡敏 杨玉华)20日于合肥召开的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徽商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透露说,中国计划到2020年三产比重超过二产,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占主导地位,区域产业布局合理化,单位GDP碳排放下降40%到45%。
卢中原说,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定量预测,到2015年,中国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应该是8%、47%、45%,应该说二三产大体持平。到2020年一二三产的比重是6%、45%、49%,三产比重首次超过二产。
他较为详细地说明了十二五期间乃至到2020年中国结构调整的预期思路:第一个阶段是到十二五末(2015年),力争实现三产和二产的比重大体持平。现在中国三次产业的排序是231,就是第二产业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三是第一产业,如果按照劳动力就业比重中国三次产业的排序是132,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最大。这个数据显示中国还不是一个工业化国家,而是一个农业工业国。
“我们如果不转移成现代的‘321’的排序,完成不了工业化。这就要求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比重要上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初具规模,此外区域产业布局要有序合理重组,能源利用率要明显提高。”卢中原说。
第二个阶段是到2020年,中国预期实现三产比重超过二产,达到321的排序,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要占主导地位,区域产业布局合理化,能源消耗密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密度明显下降,单位GDP碳排放下降40%到45%。
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任务艰巨。卢中原指出,中国将主要面临六个方面的任务:第一、以节能减排和信息技术大力改造传统产业。第二、要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第三、以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为主线,带动各个产业增强竞争力。第四、在国土规划下,以专业化、市场化原则促进产业布局合理重组,第五、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卢中原还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建议,一定要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基础,以体制创新和全方面开放来推动;注重创新型和技术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通过资源环境约束和质量技术安全保障,减少微观经济指标的审批和干预;要正确发挥和行业协会作用,制定科学的调整规划和考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