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国是——2017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室主任陈耀指出,一季度的经济形势是开局良好,稳中向好,工业经济对其贡献的增速略高,贡献略大。从产业份额来看,二产降三产升,三产高于二产,二产低于平均水平,这样一个趋势依然会保持下去,但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这是结构优化的一个表现。
数据显示,2014年、2015年、2016年这三年,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服务业占比不断提升,占比分别为48.5%、50.5%、51.6%,今年一季度提升到56.5%。
陈耀表示,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占比快速地提高,实际上也是我们经济脱实向虚,实体经济弱化的一个结果。未来中国第三产业比重一定还会提高,但每年的升幅不能太快。
针对第二产业内部,陈耀指出,未来高技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仍然会领跑整个工业,一季度高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分别是13.4%和12.0%,从产业工业内部的结构来看,符合我们未来的发展趋势,所以未来这样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虽然一季度工业形势向好,企业利润增加,但是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陈耀依然保有谨慎的态度。“我整体还不是太乐观,因为现在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大幅度的增加,很大一部分跟我们的原材料价格、上游的价格提升有关。另外,利润增加相当一部分是国企、央企。”他说,工业的利润增幅大了,并不意味着未来会投入到实体行业,继续形成良性循环。
陈耀表示,国家要为实体经济降成本,最核心的是要让实体经济有钱赚,目前企业过低的利润率说明企业还是处在价值曲线的最低端,这个局面不改的话,投资进入实体经济的概率或体量都不会很大。所以,核心还是要提高企业利润率。
所以,目前仍然需要加大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其中成本还是降的不够,我们现在的投资成本,包括税负还是比较高,一定要让实体经济在国内投资能够感觉到有钱赚,而且钱赚的不比别的行业差,这样才能迎来实体经济的繁荣期。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从中长期看,股市依然向好,但在股价快速上涨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