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延续至今,我国经历一场“遭遇战”后,总结经验,转换应对思路和策略,动用各种手段预警、。其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大数据分析,在诸如行迹调查方面可以较为准确地锁定到个人,极大提高流调的及时性。
大数据服务是大数据产业的细分市场,大数据服务依托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资源进行分析和管理的服务,其服务类型包括大数据采集服务、大数据交易服务、大数据分析服务、大数据可视化服务、大数据安全服务等。
数据是大数据服务行业的核心竞争资源,行业利润率高达70%-80%,但大数据服务行业尚未建立数据资源共享机制,大数据资源分散,数据集中度较低,中游大数据服务商的数据采集成本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
产业数据提供商为中游大数据服务商提供行业统计数据,如国家机关、行业协会等,但不同部门及行业协会数据量有限,各产业数据统计维度及调查深度不同,但伴随数据开放政策的深入,产业数据提供商有望沉淀多领域、多维度的数据信息。
除此之外,中游层面还有第三方数据服务商,主要提供图像、视频、语音和文本等数据收集、数据清洗、数据标注等服务,如、市场调查企业等,典型代表企业为明略数据、新华数据等。
数据服务供应商根据数据质量及清洗与标注情况收取相应费用,平均每条数据收费0.2-200元,利润率高达100%。相较于产业数据提供商,公司对不同垂直领域的数据调查更为详尽,数据调查分析维度多样且深入,部分服务企业自建数据库,中游大数据服务商可向其购买数据资源或调查报告。
服务商方面,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其自身生态链积累较多电商、社交、搜索数据,具备向大数据服务商输出数据源的能力,通常互联网巨头所产生的数据不对外开放,主要应用于企业内部的生态建设、企业决策及产品定制。
下游则是TOG/B各方客户,包括能源、金融、互联网、医疗、教育、制造等各行各业。
由于全球产业信息化以及数字经济飞速发展,5G、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大数据技术走向融合发展阶段。
据全球知名数据调查机构Statista数据统计及预测,2020年全球数据产生量将达到50.5ZB,从2018年全球大数据储量分布状况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