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行业首先要了解显性曲线,即公司的业务。然后再看公司的隐性曲线,你是否喜欢背后的文化、制度?你所在的公司是鼓励大家奋斗,还是吃大锅饭?其实很多人换行业失败的原因是没有深刻认识到不同行业背后不单是业务的不同,业务的流程不同,隐性曲线也有很大差异。
研究这个行业(张丽俊做招聘业务时,专门研究了海德思哲、万宝盛华、文思海辉等同行的商业模式,并且做了大量的行业分析和行业研究);
同一行业为什么换公司就拿不到结果?正如张丽俊所言:没有做对事,没有跟对人。
人的成功未必是自己很厉害,有可能是平台的优势,或遇到了好的商业模式,同样也有一部分运气的因素存在。运气是偶然因素,但老板是可以选择的。
除了高水平的老师辅导外,最重要的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有学习力,无论你跟随什么样的人,都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
很多人换行业拿不到结果,实际上每个岗位都有胜任力。如果没有了解这个岗位的胜任力,比如什么是一个好的 HR,什么是一个好的 BP,不去研究岗位背后做好的胜任力模型,通常很难做好。
换目标就拿不到结果,其实是不知道增长策略怎么做。做好每条业务线,背后都有增长逻辑,此外还要将结果拆分成过程指标。
张丽俊针对这一窘境给出了方法:通过客户最想要的,同行做得最差的,你的核心优势这三个圈的交集,就能找到方法和策略。因此尤其要关注你的客户是谁,能创造什么价值,做到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
张丽俊通过数据调查发现,从大公司到小公司拿不到结果的概率为 90%,主要原因有三:
没有创业心态:大公司的核心骨干缺乏创业精神;缺乏用户为导向的思维;也没有生存危机;
太迷信过去成功的经验:没有考虑隔行如隔山,没有考虑资源的差别,行业的差别,缺乏敬畏之心;
能力不行:很多高管即便在大公司管几千人,也是单细胞动物,即便是核心骨干,文化、制度都是公司定的,基本上都是高级的执行层。一旦到创业公司,就会发现无人可依靠,人力资源、提成制度、开除制度都需要自己制定,产品、品牌、市场营销、在线化都要懂,需要的是复合型能力。
通过以上七大窘境,大家深知,管理知易行难,需要不断的学习。管理没有止境,只有永恒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