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讯(记者 王国平)“今天一位泰安的读者,千里迢迢来到清华找我。他三岁的孩子患有哮喘病,孩子戴上N95口罩(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9种防颗粒物口罩中的一种)后能明显地减轻症状,但是现有N95口罩尺寸都不合适。当听说我们在做幼童防霾口罩后,他立刻从山东动身来北京,希望能从我这里买一副口罩我也有同样的苦恼。”
说这线岁的女儿做一个合适的防霾口罩,清华博士后侯琰霖计划自己动手,并得到了一群有同样烦恼的“博士爸爸”的响应。这三十多个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博士爸爸们组成了一个团队,认真调研了技术实现的可能性,并设计了一种创新的方案,既可以达到抵御雾霾的效果,同时保持普通大众能承受的价格。
侯琰霖说,这款儿童防雾霾口罩的制作过程,不仅使用了3D打印,三维扫描等先进技术,而且口罩使用的是食品级硅胶材料和美国最新研发的滤芯。
2013年,仅淘宝就卖掉了几亿元的防雾霾口罩,但市场上却鲜有适用于四岁以下幼童用的N95口罩。
侯琰霖在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原本学传媒经济学专业的他如今已经成了儿童口罩制作的专家,原因就是“为了能让女儿有戴着合适的防霾口罩”。
“每到雾霾天,女儿就会流鼻涕,还挺严重。”侯琰霖说,女儿今年3岁,小孩子总想出去玩,但一想到北京的天气,“就不想让孩子出去”。
“我到网上搜,但没发现适合幼童的口罩。”侯琰霖说,“大部分都明显偏大,不适合孩子脸型,戴上四周漏风。朋友从海外代购的几款名牌N95口罩的儿童款,也不适合三岁小孩的脸型。”
侯琰霖说,2013年仅淘宝就卖掉了几亿元的防雾霾口罩,但市场上却鲜有适用于四岁以下幼童用的N95口罩。而如果家长被误导,让孩子戴着不合格的口罩增加户外运动,反倒会加重伤害。
整个团队有三四十人,有材料科学的、医学的、设计的、心理学的,他们大多都有顶博士帽。
买不到合适的儿童口罩已成为家长们普遍的烦恼,能不能自己做一款呢?去年11月,侯琰霖把这个想法发到了微信朋友圈。
侯琰霖说,最开始只是想约几个朋友一起筹资做口罩,但随着志愿者和关注者越来越多,这个原本为自家孩子做口罩的行动变成了一项公益行动。
“我们整个团队有三四十人,来自各个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