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就该出现一部纪录片,好好讲一讲许鞍华了。看完文念中的《好好拍电影》,又觉得它来得刚刚好。
文念中是谁?资深美术指导,与许鞍华的合作始于《男人四十》,之后又合作了《黄金时代》和《明月几时有》。为许鞍华拍一部纪录片的想法始于《明月几时有》拍摄期间,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许鞍华的应允。历时将近三年的拍摄,终于有了这部《好好拍电影》,却又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片子的上映和发行都受到影响。好在酒香不怕巷子深,《好好拍电影》的成色与诚意没有被埋没。
文念中与许鞍华本就熟识,还有朝夕工作在一起的便利,离得够近、足够了解,镜头得以深入许鞍华的世界。文念中的视角既是朋友也是合作伙伴,再加上家人和吴念真、施南生、徐克、侯孝贤、杜笃之等众多业内大咖朋友不同角度的口述,片中呈现了一个面面俱到,几乎“无死角”的许鞍华。
许鞍华这个名字,对于香港电影乃至华语电影来说意味着什么?香港新浪潮电影的重要代表,作品多、涉猎广,六获金像奖最佳导演,三获金马奖最佳导演,去年还喜提了第7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她是拍了一辈子电影,早就功成名就的女导演。
但是光环之下,这个被至交老友称为阿Ann的人没房没车,和老母亲租住在简朴的公寓里,电影是伴侣,文学是情人,把每一部电影当作最后一部来拍,因为不知道下次还有没有人再给她投资。
当初许鞍华同意文念中拍这部纪录片的时候,她就念叨过,“我只是怕没有人看”。担心拍自己的电影没人看,担心自己拍的电影没人看,对自己的相貌缺乏自信,工作中发了脾气又很快反省,给大家买来点心和奶茶致歉……那个烟不离手、拿奖拿到手软的导演原来有这么多的惶惶然。《好好拍电影》描摹出一个棱角分明,但我们很难定义,她自己也无法定义的许鞍华。
为了让许鞍华的真实透过纪录片镜头准确地传达出来,片中包含了两条线索:一条是许鞍华的成长、生活经历;另一条就是她的创作之路。两者形成一种互文的关系,又用主题化的结构串联起许鞍华创作习惯、性格脾气、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
许鞍华1947年生于辽宁鞍山,这也是她名字的出处。两个月大,就随父母移居澳门,5岁到香港,在香港大学读完文学硕士,前往英国伦敦电影学院学习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