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WTO第11次部长级会议的结束,一份具有开创性的《电子商务联合声明》随之发布,声明着重指出:“重申全球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及其为包容性贸易和发展所创造的机会,支持和提升电子商务为全球企业和消费者带来益处”。这意味着,在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帮助全球小微企业、推动普惠式全球化的议题上,参会各方达成一致。
电子商务成为此次会议的绝对亮点,对于整体上意见趋向分裂的WTO谈判,颇有突破困局的意味。农业、渔业和发展谈判的困局,集中代表了当前WTO框架的尴尬境地;而在电商议题上,在此次WTO会议其他议题上均持反对态度的美国,却罕见签署了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声明。这说明,电子商务对于当前的WTO谈判,已经成为凝聚共识最为重要的一个结点。这也从侧面反映出,WTO的传统规则框架,已不再适应新的时代特点。
对于中国来说,WTO《电子商务联合声明》的发布,明显分量更重。显而易见的是,中国在电商领域的发展成果,特别是阿里巴巴基于中小企业权益和普惠理念的全球电商贸易实践,以及在G20峰会上提出e-WTP框架在马云的推动下快速落地,对于此份声明的达成功不可没。为了推动中小企业的全球化,2016年马云飞了870个小时,而今年,可能有1000个小时在飞机上度过。
更为重要的意义还在于,随着这份声明的发布,WTO的规则制定机制,中国与WTO的关系,都在悄然发生改变。中国过去是WTO的参与者,但不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而从现在开始,中国在参与制定全球贸易规则时,将具有话语权、主动权。此外,阿里巴巴的实践和e-WTP对于WTO谈判的成功助推,意味着这也是民间力量首次开始参与制定适合未来的游戏规则,在这样游戏规则中,科技创新导向和市场公平意识、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都将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作为e-WTP在全球加速落地的最新进展,WTO部长会议就电商议题达成一致,实际上更像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当前,全球各国都在寻求更为公平、互利、普惠的贸易形式,以及更为持久而强劲的增长驱动力,这两种诉求,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但也是传统的WTO贸易框架和规则力有不逮乃至望尘莫及的,而与此同时,聚焦创新赋能、中小企业增长驱动升级的全球电商贸易,在商业、社会等层面却有着显而易见的多元价值。在此次WTO会议结束前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