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小股东,马云和他的20余位合伙人,在撬动大股东的财务杠杆之后,又对香港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规则提出了挑战,牵动着内地、香港和纽约三地的神经。
这一切,源自阿里巴巴集团整体上市的计划。投行对阿里上市后的估值,最高达1100亿美元。这将使阿里(以市值计)超过在香港上市的腾讯(市值1000亿美元),成为中国上市公司第一,全球上市公司第三。用马云的话说:“马化腾和我两家公司加起来的市值,超过了李嘉诚先生、香港几大家族50年努力创造的市值。”
马云同时指出,李嘉诚先生“被两个小鬼这么搞了搞”,“我和马化腾真有那么厉害?没那么厉害的,是这个时代厉害,是时代的变革”。
由于内地资本市场规则僵化陈旧,美国资本市场距离阿里用户遥远,香港遂成为阿里整体上市的首选之地。然而,历经数轮博弈,阿里上市之路,纵有转机,仍未定论。马云的创新才能,将反哺何处,尚待时日。
“凭什么就为了上市多拿或者少拿个几十亿我们放弃合伙人制度呢?不可能,这是我们的原则。”10月25日上午,在和香港媒体的交流会上,马云的态度丝毫不含糊。
马云打了个比方,上市就相当于结婚,而在哪里上市在他看来就是婚礼在哪里举行而已。这种貌似轻松的戏谑也又一次暗示,马云绝不会为了上市抛弃合伙人制度。
合伙人制度并非因上市而生,但是却似乎一度关上了阿里通往港交所的大门。不过,短短数日之后,双方的态度都开始趋缓。10月24日,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再次发文,透露出妥协之意,认为合伙人制度可以讨论。随后,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也呼吁对阿里巴巴集团能否上市进行磋商。
与港交所的犹疑不同,纳斯达克CEO鲍勃·格雷菲尔德要热情许多,“阿里巴巴到纳斯达克上市是我们的荣幸”。
而马云则一方面承认阿里确实和美国方面有过沟通;另一方面,他也看好香港方面态度的转换,“为了香港我们推迟上市,我们失去了一次用很好的价格(从雅虎手中)回购股票的机会”。 如果阿里能在2015年底前上市,作为激励性措施,阿里就能够以较低价格回购雅虎持有的10%的股份。
根据马云、蔡崇信透露的信息,一度被港交所挡在门外的合伙人制度,和港交所一直坚持的同股同权,只有一处区别,即合伙人拥有半数董事的提名权。在其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