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联合阿里研究院,在第八届中国淘宝村高峰“县域数字化”主上发布《县域数字乡村指数(2018)》。该报告突破已有的以城市或者地区为主要评价对象的数字经济指数评价模式,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全面梳理乡村基础设施、乡村经济、乡村生活、乡村治理等方面的数字化内容及具体表征,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角度选取具体的表征指标,并充分考虑当前乡村发展中新出现的数字化现象,系统构建了县域数字乡村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该报告汇集国家宏观统计数据、行业数据和互联网大数据,全面评估了我国数字乡村发展水平,针对发展短板和制约因素,提出推进县域数字乡村建设的政策优化路径。
该报告的编制,有助于为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深化数字乡村指标体系构建、进展评估及特征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奠定重要基础,为政策制定者和相关产业领域的从业人员全面了解中国县域数字乡村的发展现状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因地制宜地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该报告定义数字乡村为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等新兴信息技术为依托,促进数字化与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各领域全面深度融合,以乡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助推乡村振兴的创新发展新形态。该报告指出,数字乡村的全面发展依赖于乡村现代化经济体系、社会治理体系和经济发展支撑政策体系。该报告聚焦县域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评估,认为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既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整体性优势,也具有直接触达基层、高效获取细致和全面信息的便捷优势。
基于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对数字乡村建设的需求,综合考虑数字化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兼顾指标选取的代表性与数据的可获取性,该报告从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乡村经济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乡村生活数字化四个方面具体界定了数字乡村内涵和外延。报告强调,乡村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乡村经济数字化是数字乡村的核心,亦是驱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增长的新动能;乡村治理数字化是推进乡村治理手段现代化、提高乡村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