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云智搜

    扫一扫关注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企业申领排污许可证有多严

       2021-07-30 670
    核心提示:  3月1日是《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全国范围内施行的第一天。在哈尔滨市,中国蓝星哈尔滨石化有限公司厂区内,企业的8个法定大气排放口和1个污水排放口,正在按照《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有序排污。  实施《条例》是加快推动黑龙江省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需要。黑龙江省目前

      3月1日是《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全国范围内施行的第一天。在哈尔滨市,中国蓝星哈尔滨石化有限公司厂区内,企业的8个法定大气排放口和1个污水排放口,正在按照《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有序排污。

      实施《条例》是加快推动黑龙江省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需要。黑龙江省目前已有36968家企业完成排污许可发证和登记,具备了《条例》所规定的排污资质。

      在哈尔滨市道外区一处加油站,道外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正在对企业进行检查。由于发现企业没有环评审批手续,工作人员对企业下发了排污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企业在今年6月前完成整改后获取排污许可证。加油站负责人表示:“企业会积极配合道外生态环境局完成环评审批手续,完成整改。”

      道外生态环境局四中队队长吴玉生介绍说:“《条例》规定,排污许可证是企业生产运行期间排污行为的唯一凭证。申领排污许可证的条件是非常严格的,如果出现不能达标排放、手续不全或者未按照规定安装相关排污设施等情况,是不允许发放的。”

      吴玉生表示,企业在整改期间,要实施环境管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在期限内完成整改。整改结束后,环境局将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下发排污许可证。如果企业没有取得排污许可证继续排放污染物,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企业在2019年获得排污许可证,按许可要求开展自行监测工作,定期检测污染数据,并公开污染物排放信息。”中国蓝星哈尔滨石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宪忠表示,《条例》出台以后,企业积极组织专人进行排查,填补在排污许可管理方面的空白。

      《条例》规定,企业要自行开展排污监测,如实记录主要生产设施和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以及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量等,并向审批部门提交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上公开污染物排放信息。

      “《条例》的出台,倒逼企业落实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从源头开始治理,加强过程控制,减少污染物排放,有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处长周元胜说。

      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王晓冬也表示,企业应该履行《条例》的规定义务,黑龙江省环境执法部门也将在未来3年。

     
    标签: 排污许可证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10079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