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江西为落实“双减”注入“智”动力—— 作业更智慧 学生不喊累

2021-10-08 16:003140

①江西赣州开展分层作业教研活动。

②南昌外国语学校教师在研讨完善个性化分层作业的分层策略。

③智慧作业微课界面。 江西省电化教育馆 供图

■“双减”在行动·学校教育篇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 教育部新闻办 中国教育报刊社 合办

“老师再也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对每个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程度心中都有数,教得也轻松。学生成绩有了明显提高。”江西省南昌市湾里五小校长刘成长告诉记者,学校率先尝试将“智慧作业”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成为江西省级“智慧作业”试点校之一。

在江西,像湾里五小一样,还有许多地方的教师和学生享受到“智慧作业”带来的改变。近年来,江西省探索在供给侧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依托“赣教云”平台建设“智慧作业”系统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应用“智慧”教学,课堂提质增效

什么是“智慧作业”?在赣州市黄金实验小学,学校相关负责人拿起练习本和智能笔介绍起来:“我们的练习本上都铺了点阵码,教师用这支智能笔批改作业的同时,笔端的摄像功能会直接将学生的作业信息上传至平台中,及时收集、汇总,动态采集学生过程性数据。后台在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即时生成每个学生专属的错题集,并免费为学生精准推送错题微课视频和巩固练习。”

通过“智慧作业”实现分层教学、精准教学,兴国县思源实验学校刘老师遇到的教学难题迎刃而解了。刘老师去年新接手的五(2)班两极分化严重,主要原因是去年疫情期间,学生自主学习效果不一,班上出现了不少学困生,让教学难度陡然加大。而现在他每天登录“智慧作业”教师端APP查看学生数据,对学生学情进行分析,并侧重了解每个学困生在“智慧作业”平台的知识点分析图谱。从那以后,她每节课都布置不同星级的练习,让不同阶段的学生对应完成,并鼓励先完成的学生挑战更高星级,课堂效率高了,教师也轻松不少。

为进一步探索全域应用“智慧作业”常态化教学的经验,2020年,江西省教育厅在全省设立了3个“智慧作业”县级样板区和270所“智慧作业”样板学校。2021年在南昌市、新余市、赣州市义务教育学校三至九年级大力推动“智慧作业”应用全覆盖。

具体来看,赣州市将“智慧作业”作为减负增效的解决方案,在章贡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寻乌区、石城县及龙南市等县(市、区)试点应用工作的基础上,推动“智慧作业”在全市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的普及应用。南昌市制定了“智慧作业”应用管理办法,为深入推进“智慧作业”项目在全市的推广和应用保驾护航。

盘活作业管理,减负落到实处

一直以来,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作业效果都是困扰教师的“老大难”问题。“智慧作业”的广泛推广为学校教师尤其是针对学生作业负担提供了减负增效的技术方案。

在湾里五小教五年级数学的李艳芳认为,“智慧作业”有很多优点:大数据分析,有针对性、更高效;微课资源强大、质量高。用了一年多的智能笔,李艳芳从开始的不适应到慢慢顺手,现在已经离不开“智慧作业”了。

除了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外,教研人员还对“智慧作业”系统不断更新升级性能,并逐渐实现了分层作业、分层管理。

通过对“智慧作业”练习本进行数字化处理,教研人员对作业题目进行分层标注,将作业题目分为基础类(A类)、适中类(B类)、拓展类(C类)不同的难易程度。“智慧作业”系统根据教师布置的作业范围、学生学情大数据,自动从教师布置的作业范围中挑选适合各层次学生能力的作业题目,不同层次的学生不需要做所有题目,只需要挑选做适合自己的题目,如学困生只需要做A类题目,一般生只需要做B类和A类题目,学有余力的学生只需要做C类和B类题目即可。通过探索协商性作业分层设计,能有效满足同样的作业本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从而调动各层次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实现作业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杜绝机械性、重复性、无效性作业。

江西省应用“智慧作业”,减负增效效果明显。目前,“智慧作业”使用学校达7359所、系统注册的师生数达479万人,常态化使用教师有2万余名、学生有100万余名,有效加强了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减少了作业总量,提高了作业完成质量,缓解了家长课后辅导焦虑,从源头上遏制校外培训需求。

“智慧作业”帮助教师布置弹性作业,提高校内教学质量,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从多个途径落实国家“双减”政策。

创新教育供给,教师“上门”辅导

“项目初衷是为了解决孩子作业没人辅导,或辅导效果不好,影响家庭氛围的问题。”彼时,唐旭刚履新江西省电化教育馆馆长,便琢磨起“如何把教师请到家里”。

唐旭介绍,江西省教育厅适时组织全省教研员、电教系统人员和中小学名师,三方协力,建立微课征集系统,共同承担“智慧作业”配套微课资源的研发、录制工作,制作成体系的作业解析微课。

在这过程中,微课征集系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学生各类教材及同步练习教辅书的每道题为单位,面向全省教师,发布微课“征集令”,经过初审、复审后,最终每道题精选出两三个微课视频,上传到作业解析微课播出平台。

“录课需要抢题,抢到题的心情跟中大奖的心情简直可以相提并论。因为录课不仅能锻炼教师的信息化使用水平,还能在全省层面展示自己,同时江西省电教馆还会给录课的老师颁发证书,并作为个人评奖评优的依据。”赣州市章江路小学教师黄仁香坦言,教师们录课的积极性很高。

随着“智慧作业”的推广,学生在家中就可以通过电视大屏观看高质量的错题微课,破解重点难点、巩固提升学习效果。这也为许多留守儿童的家长解决了辅导孩子功课的难题。

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瑞明小学的小锦文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由于家里没人辅导功课,学习提不起兴趣,远在外地的锦文爸爸担心又无奈。在学校罗老师推荐了“智慧作业”后,锦文爸爸将家里的电视升级为视频学习机。每次锦文打开电视,看着电视里满屏的老师,不同风格的讲课视频,慢慢就被吸引了。每天,锦文爸爸还通过“智慧作业家长会”公众号小程序,查看锦文的学习轨迹,看着锦文每天的学习变化,就好像自己陪在他身边和锦文一起学习一样。

目前,平台已建设配套作业微课52.8万余节,参与微课建设教师达8万余名,覆盖了教育厅教辅目录上所有练习册的所有作业题目,为全省中小学生搭建了一个“智慧作业”在线辅导公益服务平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杭州“十一”后初中取消统一早读
记者近日从杭州市教育局获悉,为进一步规范初中学校作息时间和课后服务,“十一”假期后,杭州初中学校将全面取消统一早读,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00。杭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周一晨会外,各初中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各年级、班级不能层层加码将到校时间进一步提前。对个别因家庭特殊情

0评论2021-10-08109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提醒: 国庆期间不得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
国庆将至,为继续做好“双减”工作,防止学科类培训违规开班开课,保障广大中小学生休息权利,使其度过充实快乐的假期,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特作出提醒。提醒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双减”工作部署,巩固前一阶段治理成果,把握国庆小长假这一关键时间节点,强化校外

0评论2021-09-30132

“五育”并举 让学校课程烙上“中国印”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支持和鼓励多种形式开发微课、微视频等教育资源和在线课程,开发体现爱国主义教育要求的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作品等,进一步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课程是育人的重要载体,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中心环节。基于此,在办学实践中,

0评论2021-09-29129

连夺三金 塔沟武校代表河南省出战全运会取得佳绩
近日第十四届全运会武术散打项目比赛在陕西安康体育馆落下帷幕。由塔沟武校学员组成的河南散打队,在全部5个小项的角逐中,4个项目闯入决赛,最终获得3金1银的成绩。本届全运会,河南散打队派出的是一个以老带新的阵容,他们当中既有4年前在天津夺冠的孔洪星、叶翔,也有第一次参加全运会的小将李勐凡,相比往届,今年的全

0评论2021-09-29119

成都列7张清单促“双减”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第一幼儿园孩子在小农场体验劳动。学校供图■“双减”在行动 聚焦9个全国试点地区●试点探索校外培训机构“办学经费全额监管”●落实作业管理清单,建立作业统筹管理和监测机制●中小学课后服务将推行“托管+拓展”和“5+2”模式●推动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深化区域教育联盟发展,建设更多“家门口

0评论2021-09-29115

深化教育属性补足高校“双创”短板
近年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等国家部委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度重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蔚然成风,在搭平台、建制度、强实践、促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回顾创新创业教育走过的历程,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和总结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探索健全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从

0评论2021-09-27111

交警校园送安全
9月23日,湖南省保靖县公安局比耳交警中队的交警在隆头小学给孩子们讲解交通安全标识。秋季开学以来,该县交警大队在辖区内多所小学、幼儿园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交警们通过现场讲解、展板展示、发放读物等方式,向孩子们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助力安全出行。

0评论2021-09-24123

教师信息素养怎样与时俱进
人类社会即将迈入智能时代,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推动智能时代教育的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需要依靠广大教师的力量。面对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冲击,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应用。信息素养是高水平教师的必备素养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

0评论2021-09-2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