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深化教育属性补足高校“双创”短板

2021-09-27 14:281110

近年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等国家部委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度重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蔚然成风,在搭平台、建制度、强实践、促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回顾创新创业教育走过的历程,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和总结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探索健全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

从人才培养视角审视“双创”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是高校自身人才培养、学术创新与社会服务功能互动共进的结果,是高校发挥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作用的重要途径。为此,高校要从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深刻变革的高度来理解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一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使其成为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高校人才教育模式是典型的专业教育,以专业学习、知识教育为主。今天的高校人才培养要把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深度融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随着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中的持续升温,学校很多部门,包括学生管理部门、教务部门、团委、科技部门、就业指导部门等,都在组织丰富多彩的与创新创业有关的活动、项目和赛事等。但是,从总体上看,大多所谓的创新创业教育都只是停留在“活动”层面,而没有进入到“教育”层面。要从深层意义上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上升到人才培养的高度,就要让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两条腿”走路,在人才培养中补上创新创业教育短板。

二是创新创业教育应当是普惠的,覆盖到全体学生。要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使全体学生都得到锻炼、训练、磨练,培养广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调动他们创新创业的兴趣,激发探索未知的热情,从而埋下创新创业的“种子”。当学生们毕业进入社会后,碰到合适的土壤环境,“种子”就会生根发芽,就有可能成功地创业。因为他们通过在校期间的创新创业教育和训练,把创业可能失败的因素提前暴露了,把创业失败的结果前移了,可以大大缩短创业的痛苦历程。

三是创新创业教育应当是连续的、全链条的,贯穿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要以是否接受了这个教育过程为目的,而不是以创业为目的。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大学某一个阶段的事情,而应贯穿从本科到硕士乃至博士整个学制,直到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广覆盖、全过程、普受益、可持续”。从一定意义上讲,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就是对专业教育水平和质量的一种检验。

四是创新创业教育应当是面向未来的,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我国经济正处在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过程中,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实现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为主向以创新驱动为主的转换。为此,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接国家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需求,培养符合国家未来建设需要的人才,培养引领未来全球产业前沿的人才,实现我国产业从过去的“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因而,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有利于实现专业教育的“转化”,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储备人才,成为为未来产业培养“接招”人才的教育。

以系统思维构建“双创”教育链条

要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广覆盖、全过程、普受益、可持续”,需要搭建相应的教育平台和教育支撑体系,重点打造“三大平台”和“五大体系”。

一是课程平台。课程平台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途径,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要搭建一个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的课程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完成学生在大学期间人人都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为此,我们要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四进”,即进培养方案、进课程体系、进课堂、进学分。要让“四进”成为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这不是强制,而是高校人才培养中必须提供的一种教育,否则,所谓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就可能落空。

二是众创空间平台。要打造一个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实现课程与时间相匹配、创新与创业相融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为接受过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产生了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适宜的工作空间、社交空间、资源共享空间。众创空间最好能够形成聚集区,例如打造创客一条街,提供集中场所服务学生路演、展示等需要,让学生在这里天马行空、放飞思想、互相学习、互相感染。

三是孵化平台。通过众创空间平台激发创意、创新力和创造力。为学生提供把想法变成产业项目的创业孵化平台。孵化平台的功能就是把创业学生、创业导师、投资人、政府、企业、学校等要素聚拢起来,打造一个“孵化”创业产品和项目的平台,为那些优秀的具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营造有助于产品和项目转化的适宜生态。

“三大平台”的搭建,需要“五大体系”作为支撑,才能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真正落地。

一是课程体系。要系统打造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将其纳入与专业教育相平行、相融合的体系中,纳入学分管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应当包括创新课程体系和创业课程体系两大类,每一类都应当由系列化、套餐化、特色化的课程群组成,从而为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丰富而充足的课程供给,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选择。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非一日之功,需要持续开发建设,且不断补充完善、动态更新。

二是训练体系。要系统打造创新创业训练体系,精心组织设计具有探索性、创意性、创造性,在技术或商业模式上具有创新性的训练和实践项目。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旨在进行专业性、科学化的培训和训练,需要创新创业导师、创新企业、投资人、政府创新平台和创业园区等要素都参与进来,搭建创业训练营,打造训练俱乐部,组织开展全方位的创新创业训练。

三是孵化体系。经过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和训练后,有创意、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可以进入众创空间和孵化平台进行展示和孵化。孵化体系要整合高校、政府及社会等各方资源,为创业产品和项目提供基本办公设施、配套设施和咨询服务,扶持优秀大学生团队在这个平台上实践实战,进行创业孵化,助力他们迅速成长。

四是“导师+”体系。要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形成开放式的创新创业导师聘用机制,形成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导师+”体系。“导师+”团队建设要坚持校内外导师相结合,校内导师以创新教育为主,校外导师以创业教育为主。为此,要聘请一批具有创投风投经验、具有社会责任感、创业成功的优秀企业家作为校外导师,让他们将自己的创业经历和创业智慧带到高校来,分享给大学生,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热情,真正实现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机结合。

五是基金支撑体系。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和优秀人才创业项目一般具有早期风险高、市场融资难的特点,创新要素与金融要素很难在第一时间有效融合。为此,高校要通过自身筹措与争取社会资源相结合等方式,打造基金支撑体系,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这是维系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物质保障。基金规模根据不同高校的承受能力可大可小,目的是通过基金支持激发优秀团队的创业激情,让他们敢于创业,助推成果转化。

虚实相继中推进“双创”协同

在高校中,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分布在多个部门,为此,需要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架构,有效集成与整合创新创业资源,统筹创新创业教育。近年来高校通常通过设立创新创业学院的方式来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但是,经验表明,创新创业学院不能太“实体”化,最好采取“机构虚、工作实”的原则组建。因为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一般分散掌握在众多职能部门手中,如果创新创业学院实体化,就很容易变成一个难以统筹、汇聚资源的“孤岛”,协调成本很高。一个可行的方式是,设立一个“虚拟”的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以便统筹资源,协调各方;教学、科研、学工、团委、就业等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副院长,以便供给各自的创新创业资源;秘书处可以设在教务处,以便协调日常工作。创新创业学院实际上是一个统筹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平台,就像一艘航空母舰,所有部门的创新创业资源就像一架架飞机降落在这个大平台上。学校赋予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配置权,由其根据不同职能部门的工作性质配置相应资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鼓励竞争,激发创新,各显神通,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多点突破、竞相迸发的局面。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切实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并大胆探索,形成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杭州“十一”后初中取消统一早读
记者近日从杭州市教育局获悉,为进一步规范初中学校作息时间和课后服务,“十一”假期后,杭州初中学校将全面取消统一早读,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00。杭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周一晨会外,各初中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各年级、班级不能层层加码将到校时间进一步提前。对个别因家庭特殊情

0评论2021-10-08109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提醒: 国庆期间不得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
国庆将至,为继续做好“双减”工作,防止学科类培训违规开班开课,保障广大中小学生休息权利,使其度过充实快乐的假期,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特作出提醒。提醒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双减”工作部署,巩固前一阶段治理成果,把握国庆小长假这一关键时间节点,强化校外

0评论2021-09-30132

“五育”并举 让学校课程烙上“中国印”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支持和鼓励多种形式开发微课、微视频等教育资源和在线课程,开发体现爱国主义教育要求的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作品等,进一步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课程是育人的重要载体,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中心环节。基于此,在办学实践中,

0评论2021-09-29129

连夺三金 塔沟武校代表河南省出战全运会取得佳绩
近日第十四届全运会武术散打项目比赛在陕西安康体育馆落下帷幕。由塔沟武校学员组成的河南散打队,在全部5个小项的角逐中,4个项目闯入决赛,最终获得3金1银的成绩。本届全运会,河南散打队派出的是一个以老带新的阵容,他们当中既有4年前在天津夺冠的孔洪星、叶翔,也有第一次参加全运会的小将李勐凡,相比往届,今年的全

0评论2021-09-29119

成都列7张清单促“双减”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第一幼儿园孩子在小农场体验劳动。学校供图■“双减”在行动 聚焦9个全国试点地区●试点探索校外培训机构“办学经费全额监管”●落实作业管理清单,建立作业统筹管理和监测机制●中小学课后服务将推行“托管+拓展”和“5+2”模式●推动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深化区域教育联盟发展,建设更多“家门口

0评论2021-09-29115

交警校园送安全
9月23日,湖南省保靖县公安局比耳交警中队的交警在隆头小学给孩子们讲解交通安全标识。秋季开学以来,该县交警大队在辖区内多所小学、幼儿园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交警们通过现场讲解、展板展示、发放读物等方式,向孩子们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助力安全出行。

0评论2021-09-24123

教师信息素养怎样与时俱进
人类社会即将迈入智能时代,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推动智能时代教育的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需要依靠广大教师的力量。面对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冲击,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应用。信息素养是高水平教师的必备素养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

0评论2021-09-2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