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更多简介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于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建于北京,1970年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中科大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与人文学科的研究型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始建于1978年,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实行“科教融合”的办学体制,与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共有、共治、共享、共赢,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独具特色的研究型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简称“上科大”),由上海市人民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2013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上科大秉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办学方针,实现科技与教育、科教与产业、科教与创业的融合,是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
7月15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新型紫外/深紫外硼酸盐非线性光学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研究”中期总结汇报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主办,新疆理化所副所长崔旺诚主持,“973”计划组责任专家、项目专家、项目同行专家、项目管理专家等出席会议。
该项目首席科学家新疆理化所研究员杨志华作了中期汇报,重点介绍了研究工作创新性及计划完成情况、研究队伍水平和活力、对总体目标的贡献、预期取得突破的前景等内容。专家组肯定了项目开展近两年来在非线性材料数据库建设、计算分析工具研发、结构-性能关系研究、材料设计合成与评估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对项目工作状态和前景给予了充分肯定。
“新型紫外/深紫外硼酸盐非线性光学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研究”项目由新疆理化所和杭州师范大学联合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