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美国航天局2015年10月8日提供的“好奇”号火星车的资料照片。 /路透
“好奇”号火星车此前正在攀爬火星山,车上携带了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与法国航天局联合开发的、名为“化学与相机”(ChemCam)的激光拍摄装置。借此火星车得到了关于火星古代湖泊和地下环境变化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还“拿到”了与火星岩组成有关的几个重要化学证据,硼的出现就是其中之一。
此次在火星上发现的是有38亿年历史的硼酸盐,出现在火星上硫酸钙矿物质矿脉,这一位置也意味着硼存在于火星地下水中,此处温暖且适合微生物存活。鉴于硼酸盐在制造核糖核酸(RNA)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而RNA是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火星上发现硼,进一步提升了该星球上曾经出现生命的可能性。
团队成员、来自LANL实验室的科学家派崔克·加斯达表示,从本质上讲,这项发现告诉人们:生命在此有潜在的成长条件,并可能存在于古代火星上。
生命究竟如何起源?一个重要的假设是,首批细胞复制使用的是RNA,而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复制在经历了非常漫长的进化后才出现。也就是说,RNA的稳定制备,是触发生命起源的基础。那么,寻找RNA的形成条件,包括硼酸盐的发现,自然就成了科学家要寻找的重要一环。当然,这一切的“合理”推定,得是生命起源确实按照线性逻辑发生才说得通。 (记者张梦然)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