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教育网】近日,教育部印发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以下简称《目录》),这是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精神,落实国务院“职教20条”要求的具体举措。深入了解新版《目录》有哪些新要素,如何有效贯彻落实新版《目录》,是职教战线普遍关注的问题。
新版《目录》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战略部署,对接现代产业体系,对接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创建高质量职教体系,提升人才供给质量。
一是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破解“卡脖子”关键技术,以目录为引领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设置了集成电路技术、生物信息技术、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智能制造装备技术、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等专业。
二是服务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落实习2021年两会期间关于“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讲话精神,设置了医养照护与管理、健康大数据管理与服务等专业。针对防疫的需要设置医用材料与应用专业。回应社会民生关切,加强紧缺领域人才培养,设置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现代家政管理、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技术等专业。
三是服务乡村振兴和绿色低碳发展。设置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现代种业技术、绿色低碳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专业。
四是服务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对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设置应急救援技术、安全智能监测技术等专业。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设置智慧社区管理、党务工作等专业。
五是服务新业态、新职业,补齐人才短板。服务文化旅游新业态,设置定制旅行管理与服务等专业。针对装配式建筑新业态和“装配式建筑施工员”新职业,设置装配式建筑构件智能制造技术专业。
六是推进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适应数字化转型、产业基础高级化趋势,面向不同行业的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的智能形态等,从专业名称到内涵全面进行数字化改造。在所有专业中,标有“智慧”“数字”“智能”“现代”等词的有150多个,如智能焊接技术、智慧水利技术等一批数字化转型的专业应运而生。
新版《目录》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349个专业。与原目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