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办的“第58届中国资本市场高级研讨会暨上证报夏季所长”在成都举行。本次以“把握高景气定价高成长”为主题,30余家主流证券研究所负责人、投资机构代表及上市公司研究所所长徐春主持圆桌,各路投研大咖就如何布局2021年下半年投资重点进行了深度研讨。
今年以来,锂电池、新能源等板块持续走强,部分龙头股不断创出新高。未来,新能源板块的景气度还能够维持多久?
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负责人周旭辉分享了他的研究心得:“新能源其实是兼具周期和成长属性的板块。”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整体是螺旋式上升的,成本不断下降带来渗透率提升,但同时其产能扩张的壁垒没有那么高,因此又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周旭辉表示,从10年、20年的长周期看,新能源板块都是有成长性的;短期来看,本轮新能源行情也还在上升过程中。但到2023年左右则需要观望,因为届时或将进入全球新能源政策的微调期。
“就二级市场来看,我觉得新能源板块的估值过了中枢但还没到极值。从盈利预测看,现在很多新能源个股看起来不便宜,但新能源的成长性、科技属性还能带来一定的估值溢价。钟摆效应或将推动行情向纵深演绎。”周旭辉表示。
国海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谭倩同样看好新能源的投资机会,提出“两新一芯”的投资主线,即新能源、新能源车、芯片。她表示,在“碳中和”目标下,发电端、交通端会是主要抓手,光伏及新能源车有长趋势政策支持。随着上游多晶硅的降价,整个产业链的传导,下半年光伏装机有望超预期,且光伏板块公司估值相对较低,可重点关注各类光伏辅材。
新能源板块持续火热的同时,传统的蓝筹白马上半年则表现平平。对此,国泰君安研究所执行所长助理穆方舟表示,当前景气度较高的新能源、光伏、半导体成为市场最强的主线,即所谓的价值投资让位于景气度投资。其本质是在不同市场背景下的资金选择,而并非选股逻辑的变化。
去年,由于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叠加海外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因此市场偏爱竞争格局稳定、盈利确定性高的资产。而到了今年,尽管海外疫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但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市场对盈利不确定性的容忍度有所上升。叠加半年报、三季报两大业绩披露期的到来,市场关注点转向企业盈利,资金也愈发聚焦于高成长、盈利可持续的稀缺赛道。因此,这两年的市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