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文件要求,半年内既要围绕八大产业进行深化细化,确定区块内的产业导向,还要用国际视野提出制度创新
●南沙枢纽区块:重点发展资讯科技、金融后台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专业服务等产业,打造粤港澳深度合作试验区。
记者徐艳 广州南沙粤港深度合作区的建设再进一小步。昨日起,“粤港深度合作区产业规划研究”开始招标。该区域规划范围面积约10k㎡,位于自贸区南沙片区南沙枢纽区块范围内。这次产业发展研究的采购预算为150万元。要求明年一季度出研究结果。
根据招标文件,合作区范围拟包括灵新大道以东、明珠湾大桥以南、蕉门水道以西、南沙枢纽以北的地区,规划范围面积约10k㎡。广州南沙开发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为本次规划的委托单位,广州南沙开发区规划研究中心负责规划的组织与技术协调工作。
招标文件称,本次研究为“广州南沙粤港深度合作区产业发展研究”,要求综合分析当前宏观经济发展形势与政策取向,运用前瞻性的开发理念和模式,提出切实可行的园区功能定位、产业发展目标和空间布局,围绕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国际教育培训、金融服务、专业服务、商贸服务、休闲旅游及健康服务、航运物流服务、资讯科技等八大产业,进行深化细化,重点确定起步区范围内的产业导向,将合作区打造成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构建的现代化示范区。
产业规划研究要围绕《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片区南沙枢纽区块开发建设方案》“低碳产业、国际服务、生态居住”的三大功能定位,以上述八大产业门类为核心及依据进行专项研究与论证。
在招标文件要求的四个原则中,最后一个是制度创新。文件称,南沙粤港深度合作区必须倚靠制度创新,这是粤港双方创新性社会管理与服务体系落实的一个前提条件。
整个项目要出一个主报告和四个专题报告。主报告要求梳理欧亚美等当前国际大都市区内的跨域产业合作,结合粤港产业合作现有成果与相关政策,对国际视野的跨域协作联动进行平行比较,构建南沙在国际视野内,国际性发展策略的整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