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中国港口协会最新数据显示,重点监测的沿海港口集装箱业务进一步提速。10月份,八大枢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1.1%,增速创今年以来新高。其中,外贸增长11.9%,较上月加快3.3个百分点;内贸同比增长9.0%,较上月明显提速。
11月7日,中国港口协会最新数据显示,重点监测的沿海港口集装箱业务进一步提速。10月份,八大枢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1.1%,增速创今年以来新高。其中,外贸增长11.9%,较上月加快3.3个百分点;内贸同比增长9.0%,较上月明显提速。从1997年到2018年,我国进口食品金额增长16.3倍,进口食品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6%。从这可以看出,我国对进口食品的需求处于旺盛状态。
目前我国共有进口食品相关企业(具备进出口信用的食品企业)21.5万家,广东省以3.2万家企业排名居首,山东、上海紧随其后。近五年来,相关企业年注册量始终维持在2万家左右,今年前三季度新增企业1.03万家,同比下降33.3%。此外,全行业超半数企业注册资本高于500万。那么食品贸易未来市场如何?
随着全球组货业务的开展,出现了服务于全球组货业务的中间商。进口食品标签必须体现的信息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配料的定量标示、净含量和规格、日期标示、贮存条件、原产国国名或地区区名以及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辐照处理过的食品应在食品名称附近标示“辐照食品”,对使用辐照处理过的原料,应在配料表中标明;对转基因食品的标示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要求,食品标签的中外文需一一对应。“合格的洋食品必须贴有中文标志,标志上的各类信息,一个都不能少,否则就为非正规产品。因此,看准中文标志尤为重要,没有中文标签、保质日期标注不明确的进口食品,消费者一定不要购买。”
近年来,我国进口食品总量处于稳定增长态势,2016年,我国共进口食品132.4万批次,进口重量为3918.8万吨;2017年,进口食品142.9万批次,进口总量为5348.1万吨;2018年,进口食品批次约151.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