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和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日前披露,“基于物联网的物品溯源认证管理与供应链金融”“基于区块链的产业金融服务”“AIBank Inside产品”“百行征信信用普惠服务”,四个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项目完成测试。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车宁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经过为期一年多的业务运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首批项目正式“出箱”,这标志着中国版“监管沙盒”在机制构建上跑完了“最后一公里”,形成了完整的工作闭环,是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机制发展成熟的重要里程碑事件。
记者了解到,上述四个完成创新测试的应用项目中,工商银行“基于物联网的物品溯源认证管理与供应链金融”、百信银行“AIBank Inside产品”是北京首批公示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项目,中国银行“基于区块链的产业金融服务”则是北京第二批公示的应用项目。
“基于物联网的物品溯源认证管理与供应链金融”项目创新点在于运用物联网+区块链技术提供物品溯源认证服务,将传统的支付、融资等银行金融服务与企业上下游、商品产销全链条结合起来,将供应链金融服务融合到商品产销场景中,方便企业及个人客户自主选用,提供随时、随身、有温度的金融服务,打造产业生态圈。
而“AIBank Inside产品”通过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形式开放金融服务,深度赋能生态合作伙伴。借助API技术将多类型、标准化、通用化的金融功能模块,快速组装成行业解决方案,服务不同行业场景。采用无侵入的连接方式,让各场景方均可在不改造现有系统架构的情况下获得“即插即用”金融服务。
“基于区块链的产业金融服务”项目则旨在通过建立一个基于区块链互信的关系网络,实现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金融机构、物流以及政府等各方信息高速交互,解决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各参与机构在合作信任、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依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使得金融机构快速作出金融服务决策,解决传统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采用零知识证明等技术,提高基础业务验证速度,增强对企业隐私信息的保护,提高企业间信任度。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