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业“李鬼”屡禁不止,为提醒投资者谨防被诈骗,相关基金公司频频发布公告提醒投资者注意辨别。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22日,年内已先后有18家基金管理人因被仿冒而发布相关澄清公告。其中,不法分子的冒用行为包括诱导投资者下载App进行股票配资、诱导投资者进入虚假客户群等。另外,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披露,近期还有个别中介机构冒充协会工作人员赚取不法利益。北京商报记者通过咨询律师了解到,以存在特殊关系为诱饵并骗取高额服务费的行为,涉嫌构成诈骗罪,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
近年来,有关网络平台仿冒基金公司的情况屡有发生,使各家基金公司不得不经常性地发布澄清公告,以防投资者上当受骗。公开资料显示,截至8月22日,本月以来已有招商基金、申万菱信基金、恒越基金等公募接连“中招”。
具体来看,申万菱信基金在8月20日曾发布公告称,近期有不法分子冒用申万菱信基金的名义,诱导投资者下载“申万金科App”进行股票配资等活动的情况。恒越基金也曾在本月发布提示公告表示,近期发现有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名义,通过微信、二维码、网页链接等方式传播仿冒网站误导投资者进行投资理财活动,骗取投资者资金。
无独有偶,招商基金也被同样的“招数”模仿。据悉,不法分子冒用招商基金、招商基金员工名义,通过联系投资者、诱导投资者进入虚假客户群,如“招商基金客户服务群”“招商基金VIP202”招商基金股东群第68群等;同时还通过发布虚假二维码、“招商基金App”手机客户端等方式从事诈骗活动。
结合前述情况,上述基金公司在相关公告中进一步明确其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电话等联系方式。恒越基金也提醒投资者,为防止投资者个人信息及投资信息泄露,请投资者注意辨别,不要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图片或点击来源不明的网页链接,切勿轻易透露个人信息或盲目支付任何可疑费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然而,上述公募机构被仿冒情况并非个例,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22日,包括上述3家公募在内,年内已有18家基金管理人因被仿冒而不得不发布提醒投资者警惕不法分子的提示性公告。
在百嘉基金董事、拟任副总经理王群航看来,无论股票还是基金,当市场行情好、赚钱相对容易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