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云智搜

    扫一扫关注

    港股基金密集发行 多路资金悄然布局

       2021-11-02 570
    核心提示:  继8月24日上涨7.06%后,恒生科技指数8月25日早盘延续升势,但随后上涨动能减弱,截至收盘微涨0.20%。从资金流向来看,各路资金悄然加速布局港股。除了南方基金、易方达基金、景顺长城基金、鹏华基金等多家公募陆续发行设立主投港股的基金外,还有博时基金、创金合信基金、嘉实基金等公司拿出真金白银自购旗下港股基金。

      继8月24日上涨7.06%后,恒生科技指数8月25日早盘延续升势,但随后上涨动能减弱,截至收盘微涨0.20%。从资金流向来看,各路资金悄然加速布局港股。除了南方基金、易方达基金、景顺长城基金、鹏华基金等多家公募陆续发行设立主投港股的基金外,还有博时基金、创金合信基金、嘉实基金等公司拿出真金白银自购旗下港股基金。此外,多家海外头部基金也纷纷加仓港股。

      分析人士认为,历经此前回调后,港股未来下跌空间有限。由于预期差的存在,资金对港股未来走势体现出了较强信心,新经济、互联网等板块或大有可为。

      恒生科技指数24日上涨7.06%,创下该指数历史第二大单日涨幅。从25日盘面来看,恒生指数盘中大涨,京东集团等新经济公司的带动效应较明显。截至收盘,京东集团上涨5%,汽车之家、哔哩哔哩、京东健康等个股涨幅均在3%以上。

      7月以来,恒生指数连续走低,市净率水平一度于8月20日降至0.98倍,位于2002年以来的1%分位水平,即恒生指数的市净率水平比2002年以来99%的时间都低。

      恒生指数虽然在1998年、2016年、2020年均出现过“破净”的情形,但在目前的恒指成分股中,新经济板块占比已明显提升。此次恒指“破净”以及恒生科技指数的反攻,反映了不一样的信号。

      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鲍海洁曾在今年二季度时表示,港股市场的日均成交金额中来自新经济公司的占比,由2018年的4%提升到2021年一季度末的20%。此外,2020年香港前十大IPO里新经济公司占比达到七成,今年一季度新经济公司的IPO募集资金占比更是达到95%。

      大成恒生科技ETF基金经理冉凌浩认为,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已经很低,其成长性保持在较高水平,其PEG比创业板指及纳斯达克100指数都低。根据目前情况,恒生科技指数今年预测市盈率为33倍,2022年为25倍,2023年为20倍,复合年化盈利增速在30%以上,PEG估值较低。尤其是恒生科技指数主要权重股,如某些互联网巨头企业的估值水平位于历史低水平区间。这意味着,相关因素已经在股价中体现出来了,未来下跌空间很小。

      数据显。

     
    标签: 其他行业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10079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