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登联合中债估值中心近日在上海举办信托净值化管理论坛。与会专家肯定了第三方估值的优势,认为第三方估值有助于提升机构在实施资管新规和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后的会计核算效率与风险管理能力,能够对投资者权益形成有效保护。
记者还了解到,日前中国信登与中债估值中心面向信托公司提供底层资产为非上市股权的信托估值服务试点,预计7月末中国信登将开始支持估值数据的批量接口报送。
中国银保监会信托部副处长郭昊表示,信托净值化管理有利于信托公司更好履行受托责任,助力打破刚性兑付;有利于投资者更好掌握资金信托管理情况,依法行使投资者权利;有利于加强资金信托监管,帮助信托公司尽快回归信托业务本源。信托产品净值生成需符合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资管新规、其他监管规定及业务需要,准确反映资产情况。信托产品净值是信托产品管理情况的综合体现,也是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
中国信托业协会副会长王亚斌表示,净值化管理顺应发展趋势,符合转型方向,是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手段,是提高信托公司资产管理能力的有力抓手,也是促进理念转变、保护信托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协会将在监管部门指导下,继续引导信托公司净值化转型,搭建行业交流平台,紧盯行业诉求,认真服务好会员单位高质量发展。
相较其他资管行业,信托产品投资范围广泛、条款设计灵活、运作模式多样,估值体系的搭建更为复杂。今年年初,中国信登总裁张荣芳曾指出,信托业的净值化管理转型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作,除了完善设计、探索估值方法外,信托公司还需建立与净值化管理要求相匹配的估值管理体系,配备估值专业人才,升级改造信息系统,提高数据治理水平,大部分信托公司尚未建立完备的估值管理体系。
资管新规与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信托产品的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分类和预期信用损失计量等提出较高的专业技术要求,也给信托公司数据系统化建设带来全新挑战。
对此,信托产品的托管行普遍表示,信托公司自行建模进行估值会造成不同机构实施标准各不相同,资产净值复核等对账工作的可操作性较低,呼吁由第三方机构提供统一的信托产品估值等相关数据。
中央结算公司副总经理刘凡表示,十余年实践证明,第三方估值机制能够为市场提供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