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PP可以在医院挂号、缴费、取药,街道的各种摄像头可以随时采集图像并进行智能分析,面对当地百姓的求助可以一键呼叫“全城调度”……这些场景都是构成“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元素。不过,这样的场景如今并不只出现在中国的大城市,也出现在几十万人口的小县城中。
也许读者会有疑问,智慧城市一般都是和大城市相关,当它出现在“县域”的基层范围,这是如何运作的呢?这一过程又有哪些困难要克服?在近期于山东省高青县举行的2019年华为县域智慧城市峰会暨高青现场会上,在场嘉宾结合本地的实况演示给出了答案。
“呼叫公安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收到!”“呼叫无人机小分队。”“无人机小分队收到!”……在峰会现场,华为企业BG中国区智慧城市总工程师姚建奎向嘉宾们做了与相关部门的连线。巡逻车、交警中心、小区网格员、医疗保障急救车……各个职能部门的一线人员都能被一键呼叫,实现实时联通。这种以往在电视剧中省会城市的指挥中心才具备的能力,在高青县不仅已经建立起来,而且在实践中应用自如。
“高科技、信息化推动城市生活变革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县域一级的老百姓也应该拥有这样的智慧生活。”姚建奎说,与大城市相比,智慧城市的运用不太需要考虑解决“城市病”的问题,因此重心就放在善政、惠民、兴业的需求上,如何让百姓更有获得感。
从县域治理、提高管理效率的角度来说,以往的城市建设中,公安、交通、安监、城管等部门的视频系统都是分别建立、相对独立,成本高、效率低。而高青县通过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建设,打造了一朵视频云,全县的视频资源整合在一处,每个职能部门都可以调用全县1000多路视频。无论是治安管理、环保监测,还是安全生产监督,都可以共享资源。
大屏幕上,一边是乡镇卫生院的病患在做检查,患者的心电图数据、电子病历数据等都实时上传;另一边则是北京361医院的专家,正透过画面和数据与卫生院的医生进行会诊。“智慧医疗”的实现,让高青县的百姓获得了更多、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事实上,县域智慧医疗的运用场景不止于此。在高青,居民通过一张居民健康卡就可以更方便地看病,一个APP就能预约、挂号、取药,有关部门为所有65岁以上老人构建了个人健康管理的体系,每天都可以通过物联网设备可以采集各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