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云智搜

    扫一扫关注

    以人为本优化公共服务布局

       2021-10-20 400
    核心提示:  近日,某地一小学入学要求房产套内面积超60平方米的新闻引发热议。通过设置某些条件,试图解决教育资源“僧多粥少”的矛盾,在其他地方也不同程度存在。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镇人口不断增长,带动了房地产和商业楼盘的大量开发。规模合理且推进有序的地产开发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必须配置相应

      近日,某地一小学入学要求房产套内面积超60平方米的新闻引发热议。通过设置某些条件,试图解决教育资源“僧多粥少”的矛盾,在其他地方也不同程度存在。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镇人口不断增长,带动了房地产和商业楼盘的大量开发。规模合理且推进有序的地产开发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必须配置相应的教育、医疗、商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否则就会陷入“见房不见人”的城市建设误区。一些城市出现相关学区服务面积大、服务人口多、学位紧张的局面,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配套设施跟不上的直接反映。

      如果把城市的发展变化比喻为飞着的“靶子”,那么能否精准化瞄准流动的人口变化、人口分布和居民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动态匹配诸如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在项目规划设计、资金投入方向以及公共资源匹配供给等方面适时作出动态优化调整,从而高水平地打好“飞靶”、命中“靶心”,建设让人民满意的城市,考验着城市治理的能力水平。“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高质量做好城市建设,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归根结底是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打飞靶”,让城市的规划布局始终跟人走,摒弃外延式、粗放式的造城观念,注意瞄准“靶心”做好统筹优化,加强衔接融合和动态配套供给,以城市治理的集约化、普惠化、精细化、长效化,推动城市建设及治理的内涵式、高品质提升,真正让城市建设有高度、有质量、有温度。

      以群众需求为“靶心”推进城市建设及治理,首要之处在于强化系统思维,统筹做好人口分布、公共服务供给与城市发展空间的有机匹配。城市建设及治理需要做好城市的行政区划和空间区域发展布局,尤其是要针对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聚集和人口的流动变化,科学谋划和推动完善城市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匹配能力。很多地方的经验教训表明,紧密围绕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优化建设用地指标和做好公共服务项目规划,推动“存量+增量”变革,做好城市建设的“加减法”,盘活新老资源,是防止教育、医疗等民生资源出现配置空档的关键。

      在人口流动日益加速、建筑技术不断革新,特别是居民生产生活需求日益多元化的情况下,城市建设及治理面临的问题会层出不穷。这就意味着,当前的城市治理绝非单一的碎片化管理,而要以“全周期管理”理念推进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特别是要结合新老居民的实际需。

     
    标签: 其他行业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10079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