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的多晶硅供应市场竞争形势会形成怎样的情况?大全能源会议交流情况如下:
Q:多晶硅价格在春节后大幅增长,请您分享一下对此的看法,以及对第二季度和下半年价格变化的估计?
A:基本上,一月份我们的售价包含增值税平均是80元/kg,二月份在81元/kg左右,三月份到现在大概能达到100元/kg以上。基本上我们看到价格的持续上升。主要原因是,今年以来,我们在多晶硅的供给侧还未看到多少产能增加,但是在需求侧已经有许多扩张计划正在路上了。最近,我们发布了两个长期合同,一个是和中环,另一个是和无锡上机的,基本上这两个长期合同90%以上的内容是在2022年以后的,所以在今明两年仍会存在对于多晶硅供给不足的担忧。
我们之前认为今年第二季度的价格可能会在120-130元/kg,今年下半年可能会在120元/kg左右。之后人民币升值可能会有一些影响,但是在中国市场会保持吸引力。到2022年上半年价格可能会回到100元/kg左右,2022下半年就很难判断了,要考虑到时候市场情况,供给和需求情况。之后可能很多其他公司的产能提升落地,到2023年应当能保证充足的产能供给。总之,我们认为多晶硅供给紧张的情况会从今年一直持续到明年中期。
Q:可以分享一下公司的多晶硅库存水平吗,有可能的话是否能分享一下你们所知的竞争对手的库存情况呢?
A:在去年Q3的时候我们由于客户延迟交付等原因,库存水平高于正常状况,大约是三周的库存。到了Q4订单和需求基本恢复了正常,到了十二月份客户需求增大,那时大概是维持两周的库存,这是一个比较正常的水平。目前我们的库存是非常紧缺的情况,库存已经不到一周了,这已经是我们基础维持的最低库存水平了。整个行业可能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情况,都处于库存紧缺的状态。
Q:我们对于全年的价格潜力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在最近三月以来价格有些波动,可以解释一下其中原因吗?当前价格的增速是否会放缓或者近期保持一段时间稳定?
A:最近欧洲和美国的光伏模板市场仍然是非常火热的,但是在中国市场出现了一些需求下滑,主要是因为大家都在等着国家能源局和两会出的新政策。我们估计在四月中旬中国市场的需求马上就会回升。近期,有些公司可能会为了保持硅片的毛利率,提升价格。但是在将来,硅片的毛利率会回落,而组件价格会到一个比较合理的地位。尽管多晶硅的价格持续上升,但是在最终产品中的占比却很少,我们提升10元/kg的价格可能最终只会提高0.5%的组件价格。总之,中国市场的未来全国的巨大需求在那里,所以我对于未来的价格也非常自信。
Q:关于预付款的问题。可以给一些数据,关于和客户签订合同的时候能大概拿到多少预付款吗?
A:在年前和中环签的协议中,我们收了整个合同价格5%的预付款。和上机签的协议中,收了6%的预付款。我们接下来的另一个合同会继续使用6%的预付款。我们未来的战略是10%左右的预付款,主要与大客户合作,可能一个客户能占到我们总的20%。
A:我对此非常乐观。对于中国,我无法说出一个具体的全国性目标,但是政府鼓励这方面的发展,每个省份会设立自己的计划。今天北京两会,能源局的领导设立了目标好像是十年内1200GW?总之我认为中国市场一定会持续增长,今年可能是60GW,甚至达到80GW都有可能。
Q:想问一下你对于产能扩张的考虑。你可能在中国上市之后会获得一大笔资金,我想问一下你的投资计划,准备在产能上投入多少资金呢?工厂设立在什么地点呢?
A:我能告诉你的就是我们会持续不断的扩张。之前我们的规划产能是35,000吨,最终的实际产出可能在40,000吨左右。今年设立的目标是提升至80,000吨。到了明年,中山市三乡镇金华建筑材料厂,我们希望产能能再提升50%,达到120,000吨。这是近两年的计划。新的工厂的地点我无法告诉你过多信息,只能说我们也在寻找新疆之外的工厂地点。至于新的产能可能是40,000吨或者80,000吨甚至更多,则要等中国IPO上市筹资的结果出来之后再做决定。
A:今年Q1和去年Q4的成本结构基本相同,可能会因为硅料成本上升和货币因素有所上升。今年Q2、Q3也会和Q1比较相似,Q4成本可能会下降,如果美国货币政策发生变化的话。
Q:近两年供应紧缺,公司的经营状况应该没问题。但是人们比较担心22年之后,包括像通威这样的主要竞争对手都提出了非常有威胁性的扩张计划,那么我们公司是否担心会失去市场份额呢?我们是否会提出其他的扩张计划?
A:我并不打算和通威做对比。他们宣布在2023年达到290,000吨的产量,但是其中很多部分他们要拿来供应自己的垂直生产,他们可能准备自己生产硅片甚至模板,所以不会有太多供应给客户。我认为我们应该专注自己的扩张计划,我们和很多客户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是建立在产量上,更建立在产品的质量上。我对于我们产品的质量和我们的服务都非常有信心,我们能持续继续拓展良好的客户关系。
A:我不打算评论其他公司在使用FBR技术的情况。不同于我们清晰的成本结构。他们使用FBR技术的成本结构是不公开的,也不知道具体准备生产多少。而且,我们也在持续关注这一技术,我们持续与我们的客户进行沟通,分享我们在产品技术上的细节。目前,就我看来,FBR技术还有许多可以提升的空间,尽管有说法说这是革命性的、次世代的技术,但现在还远远无法达到我们目前所使用的西门子的硅改性技术的水准。对于新技术,以后我们也会持续关注。
Q:听说你们有一部分研究经费被花费在N型硅上面,能分享一些关于N型硅的研究进展和产品情况吗?
A:我们的研发主要用于提升我们的产品纯度水平,N型硅的表现比一般的要好一些。其实我们的投资是用于优化所有种类的产品的。N型硅接下来可能会有一定需求,所以我们在上面投资研发,主要目的还是提高生产效率和合格率,并使得它不会对我们的生产成本造成显著影响。
A:我们今年签的合同基本上已经用上了我们100%的产能。到今年下半年,可能会签一些小的合同来填补一些2022年之后的产能。总之,今年生产80,000吨已经是产能的上限了。
A:我们基本上不会把我们的产品交付和收款挂钩。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接收银行票据进行付款,现在可能会更多要求现金,总之不会有什么大区别。不过,现在由于供给紧张,我们可能在签合同时获得更高的预付款,客户也希望以此来保证供应。而且,现在客户也更倾向于更早付款。我们可能会在紧缺时考虑多签一些接下来几年的合同。
A:多晶硅的供应和像组件、硅片的供应厂家是不同的,我们其实是属于化工产业。所以,需要非常大的投资成本,而且回报周期非常的长。在投资中,需要考虑到环境影响,需要考虑生产安全,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杂项。在这个赛道里,去年我们还算赚了些钱,而很多大多数公司都在亏损。所以投资这个产业是很难的,一般的公司规模不够就无法生存,因此我预测大概会有4-5个公司能持续存活下去。
今日科普:多晶硅的千吨投资已降低至1亿元以下,行业生产综合成本已降低至6万元/吨。预计单晶料占比将超过90%。
公众号“ 全球光伏”( 原“光伏测试网” ),在保持原有技术专业特色和质量认证解读的基础上,济南弘达铝业有限公司销售部,更注重全球光伏市场重要资讯,分析各国光伏政策和趋势,传递领先企业、领先产品、领先技术的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