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云智搜

    扫一扫关注

    “国际公司”设下圈套 数百家小企中招儿洋骗局

       2021-07-24 2190
    核心提示:  今天上午,东城法院开庭审理了这样一起融资诈骗案,陈某等3名被告涉嫌合同诈骗罪出庭受审。  寸土寸金的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写字楼内,有一家名为“瑞士AD福特思资产管理股份公司北京代表处”(以下简称瑞士AD公司)的投资公司,占了整层楼的1/4,号称外资独资企业,总部设在瑞士。办公环境高档奢华,职员全部身穿高档

      今天上午,东城法院开庭审理了这样一起融资诈骗案,陈某等3名被告涉嫌合同诈骗罪出庭受审。

      寸土寸金的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写字楼内,有一家名为“瑞士AD福特思资产管理股份公司北京代表处”(以下简称瑞士AD公司)的投资公司,占了整层楼的1/4,号称外资独资企业,总部设在瑞士。办公环境高档奢华,职员全部身穿高档西装、佩戴名牌手表,手拿奢侈皮包,连名片信息也是中英文对照,透着“高大上”的国际范儿。

      但这家对外号称为中小企业融资亿元的“瑞士公司”仅仅是个“皮包”公司,之所以能冠名为瑞士AD,是因为创立者是个德籍华人,对外宣称注册资本达千万元,实际注资却少得可怜,随后更是以10万元的价格就把公司卖了。

      被告陈某就在这家公司担任项目经理,被指控构成合同诈骗罪。“我对起诉书指定的罪名无异议……但我不知道这是诈骗。”陈某在法庭上说。他于2012年1月通过老乡联系应聘到瑞士AD公司,当时有两个德籍华人任首席代表,下面有总经理、财务总监等,公司约有二三十人。公司老总为陈某起了英文名“布鲁斯陈”,并说公司在瑞士非常有规模,自有资本至少有十几亿欧元。

      陈某看到办公环境如此高档,自己也深信不疑。“中国人不是就讲究形象,讲面子吗?我觉得这家公司应该有能力融资。”他没有固定办公室,每天和几个律师挤在机房按照老板要求做财务分析报表,每月发5000元现金。直到陈某离开,公司都没和他签过合同。

      东城检察院检察官李龙介绍,陈某、唐某等人给外地的中小企业打电话,承诺可以帮助融资。但要求对方先到指定的律师事务所做调查报告,以查清该企业的财务、经营情况,以确定具体融资额度。他们承诺,这只是个形式,一般都没有问题,只要调查报告合格,立马就能放款。

      瑞士AD公司指定中小企业到律师事务所、数据分析公司进行审查,而这些机构会给中小企业开出高达20万元的评估费价码。相比几千万元乃至上亿元的融资额度,很多中小企业都痛快地接受了这一报价。律师到当地企业随处逛逛,收一些“车马费”,有时还会索要一些土特产,回京后很快做出报告。

      但是,报告到了“瑞士公司”,需要融资的中小企业就变得“漏洞百出”:不是资本不够、就是没有相关经营权,总之不够融资资格。

      很多中小企业不。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10079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