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的速冻薯条生产项目在我区的落户,为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加速进入产业化发展和全产业链发展的崭新时代再添动能;
投资百亿元的中核汇能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在我区的落户,加速了内蒙古支柱产业多元化和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的步伐;
年产50万吨煤焦油轻质化、年产60万吨亿鼎煤化合成氨等一批大项目在内蒙古建成投产,为我区进一步延伸煤化工循环产业链和打造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推开了又一扇希望之门;
内蒙古电子商务产业园等3个电商产业园升格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使我区依托“互联网+”挺进现代物流业的脚步更加稳健;
投资200亿元的首府快速路的投入运营,投资300多亿元的首府地铁项目的正式开工,翻开了内蒙古以立体交通体系支撑城市经济发展的崭新一页;
“十个全覆盖”工程在全区9000多个嘎查村的启动实施,激发了千万农牧民投身农牧业生产的积极性,为内蒙古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进入经济新常态的2015年以来,一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头戏,被内蒙古演绎得有声有色。
了解内蒙古发展现状的经济界人士清楚,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这场重头戏之所以能顺利上演,源于内蒙古坚持稳中求进、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智慧:
取消或降低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实施电力综合扶持政策,出台扶持小微企业发展8条措施,扩大营改增范围;
出台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动重点产业布局调整、支持煤炭生产及煤转化企业重组、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政策措施;
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组织万名干部下乡驻村,上下联动推进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
取消定价项目80多个,以国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和薪酬制度改革为核心推动国企改革;
适应新常态的内蒙古智慧,为推动全区经济发展开辟了道路——前三季度,提质增效的内蒙古经济焕发出稳中向好的勃勃生机:
经济增速由一季度、上半年的7%增长到前三季度的7.5%,生产总值突破1.2万亿元,内蒙古“稳”字当先的整体经济走势突显;
粮食连续第十二年获得丰收已无悬念,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连续第十一年超过1亿头(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