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云智搜

    扫一扫关注

    1个人点亮157户村民的致富梦

       2021-10-14 470
    核心提示:  原标题:“尝过贫困滋味,更知真情可贵”,兰爱珍靠一张豆腐皮带领乡亲们走出创业新路——(引题)  在这个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的乡村小镇上,李建生和郑冬香夫妇走向了建在自家小洋房旁的“标准化豆腐皮作坊”。烧火、磨浆、煮浆,不一会儿,香甜的豆浆味扑鼻而来,豆浆表层渐渐凝固出一张略带褶皱的薄膜。在接下

      原标题:“尝过贫困滋味,更知真情可贵”,兰爱珍靠一张豆腐皮带领乡亲们走出创业新路——(引题)

      在这个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的乡村小镇上,李建生和郑冬香夫妇走向了建在自家小洋房旁的“标准化豆腐皮作坊”。烧火、磨浆、煮浆,不一会儿,香甜的豆浆味扑鼻而来,豆浆表层渐渐凝固出一张略带褶皱的薄膜。在接下来的10个小时里,伴随着上千次手工“揭皮”,一种在当地已有800多年历史的绿色食品即将新鲜出炉。

      在清流县的13个乡镇,157户、近800名村民都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清流县嵩溪爱珍豆腐皮专业合作社社员。

      作为合作社的理事长,兰爱珍带领合作社成员将豆腐皮年产销量从成立初期的170多吨增加到1500多吨,平均每户成员仅豆腐皮单项纯收入就超过9.2万元。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三八”红旗手……当人们把兰爱珍和这些荣誉联系在一起时,大概不会想到,这位畲族姑娘与豆腐皮结缘竟是因为下岗。

      1996年,23岁的兰爱珍从一家乡镇企业下岗。那时,当地女孩很少外出打工,一边帮家里放牛、干农活,一边准备出嫁,就是兰爱珍可以预见的未来。“我经常看着牛,悄悄流眼泪。”兰爱珍在内心告诉自己,绝不能就这样过一辈子。

      豆腐皮,又称腐竹,由豆浆热煮时产生的浆面皮捞起晒干制成。在嵩溪镇,制作豆腐皮是家家户户逢年过节不可缺少的“保留节目”。不添加其他辅料,完全由大豆精制而成,使得豆腐皮成为远近闻名的纯天然绿色食品。

      听说谁家的豆腐皮好吃,兰爱珍便勤快地跑去帮忙烧火、“揭皮”。慢慢地,她掌握了豆腐皮制作的工序和技术。

      可是,当她下定决心开始做豆腐皮生意时,却在启动资金上发了愁。作为长女,她深知家里经济状况窘迫,然而当她把想法告诉父亲后,父亲却作出了一个改变兰爱珍一生的决定:“只留下明年的口粮,家里剩下的粮食都卖了给你凑钱。”

      正是用这笔一家人从牙缝里省出来的钱,兰爱珍置办了6口大圆锅,开启了创业之路。每隔5天,她就把制作好的豆腐皮半斤一捆,扎好后放到背篓里。遇上赶集日,她就背上背篓去清流县城走街串。

     
    标签: 商友圈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10079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