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印度总理莫迪访华之旅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两国领导人的“故乡之约”。大国外交中,除了常规外交活动外,“非常规外交”往往能引发更大的连锁反应,除了历史上著名的“乒乓外交”、“熊猫外交”,谁能想到一盆兰花都能打开一个外交新局面。会谈会见国宴谈判外,谁能想到散步、逛超市也能为国与国之间感情的培养增色不少。京华时报盘点历史上的那些“非常规外交”,看看国与国、领导人与领导人之间的那些“平常事”。
前一段时间,古城西安着实火了一把,大慈恩寺、大雁塔、西安古城墙等本就被国人熟悉的旅游胜地,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月14日,印度总理莫迪访华,首站即到访西安,兑现了一年前和中国国家主席的“故乡之约”。
回溯去年9月,主席访印首站即到达莫迪的故乡古吉拉特邦,莫迪全程陪同参观甘地故居。当时,就邀请莫迪“下次访问中国时到我的家乡西安去看看”。
其实,不仅莫迪,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访华的首站,也是西安。在2013年9月,首访乌兹别克斯坦,卡里莫夫总统盛情邀请他到自己的故乡撒马尔罕看一看。和卡里莫夫来到帖木儿家族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大厅蓝色和金色相间的穹顶典雅恢弘,体现了乌兹别克斯坦特有的建筑风格。边走边仔细察看,卡里莫夫热情做着讲解。
一幅地图引起了的注意,卡里莫夫说,这是一幅古丝绸之路地图。撒马尔罕是帖木儿时期的首都,是古丝绸之路的枢纽,那里是我的家乡。则指着地图右边的一处地方说,那里是西安,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我的故乡。
此外,2013年6月29日,朴槿惠就任韩国总统后首次访华,也曾在西安度过了两天一夜。对于韩国人来说,西安并不陌生,朴槿惠本人早在2001年就曾来过西安。而2008年11月,中国赠送韩国的两只朱鹮的故乡就是陕西。
体育作为国际外交的“润滑剂”,让严肃正式的外交气氛变得轻松活跃起来。它跨越意识形态,开创了一个以人民之间的友谊促动国家之间交流的外交模式。在中美、中日之间,尤其如此。
在周恩来的推动、的支持下,中国与美国两国乒乓球队互访等一系列事件的“乒乓外交”,不仅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也加速了新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
195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