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云智搜

    扫一扫关注

    刘利:处理好高峰学科和高原学科间的关系推动学校发展

       2021-09-29 390
    核心提示:  人民网天津12月16日电 (张静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并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今天,“新时代·新使命人民网2017大学校长论坛”在天津东丽举行。在主题为“加快‘双一流’步伐,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分论坛上,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表示,“双一流

      人民网天津12月16日电 (张静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并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今天,“新时代·新使命人民网2017大学校长论坛”在天津东丽举行。在主题为“加快‘双一流’步伐,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分论坛上,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表示,“双一流”建设促使高校考虑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问题,处理好高峰学科和高原学科间的关系,推动学校发展。

      “‘双一流’建设最大的意义在于,推动高校深入思考如何把学科建设好、把大学建设好,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刘利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说,学校的高峰学科是语言学和语言教育科学,而这两个学科的发展不是孤立的。没有“高原”的支撑,也很难有坚实的基础。因此学校在整体布局上,在资源分配、政策走向方面,要给予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实力比较雄厚的学科充分保证。

      刘利谈到,北京语言大学在“双一流”建设有自己的思路,首先在设计上要建立享誉世界的一流的汉语国际教育和语言研究的学科体系。同时学校计划打造第二个学科群,即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群和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群,作为“高原”支撑“高峰”。第三梯队作为打基础的学科,学校围绕语言信息技术建立了语言信息科学,以及艺术学院、国际政治、国际关系、新闻传播等一系列基础支撑学科。

      为了保证这三个层次有实力的发展,近年来,北京语言大学进行体制改革。“为了加强学科建设,我们开展了学部制改革。”刘利介绍,北京语言大学打造了三个学部:建立汉语国际教育学部,把所有汉语国际教育的力量集成建设;为了打造一流的语言科学阵容,把所有科学研究机构全部整合成为语言科学院,对语言学各个发展方向进行有重点的支持;把各个外语学院组合成外语学部,目前学部涵盖了13个语种。

      “学校通过整合进一步增强整体办学实力,在此基础上,我们把冲击世界一流学科的语言学科和国际语言教育学科做大做强。我觉得这是‘双一流’建设对于高校整体建设的最大启发。”

      编者按:近年来,北京市教育系统聚焦学生的实际获得,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努力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

     
    标签: 焦点新闻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10079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