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统一推荐中小学教辅材料,不得以地方课程教材、校本课程教材等替代国家课程教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使用境外教材,地方课程教材出版发行不得夹带任何商业广告……北京市教委日前印发《北京市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管理办法》所称中小学教材是指根据国家课程方案编写的、供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学校使用的教学用书,以及作为教材内容组成部分的教学材料(主要包括教材配套的音视频、图册和活动手册等)。中小学教材实行审定制度,未经审定的教材,不得出版、选用。
《管理办法》中提到,本市中小学教材实行国家、市、区和学校分级管理。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和市区关于教材管理的政策规定。
校本课程由学校开发,要立足学校特色教学资源,以多种呈现方式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原则上不编写出版教材,确需编写出版的应报所属区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由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进行严格审核和使用管理。校本课程教材原则上不得跨校使用。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控制校本课程教材数量,对数量过多、质量不高的及时进行清理。
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统一推荐中小学教辅材料。确属教育教学所需的课堂练习、同步练习、寒暑假作业、考试试卷及复习资料等,应免费提供学生使用,由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进行严格审核和使用管理。
在国家课程教材选用使用方面,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市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选用使用工作的统筹管理,领导和监督中小学教材选用工作。教材出版、发行人员以及与所选教材有利益关系的教材编写人员,不得担任教材选用委员会成员。
国家课程教材必须在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本市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中选用。选用的教材必须是经教育行政部门审定的版本,擅自更改内容的教材不得选用。教材使用应严格遵照选用结果。不得以地方课程教材、校本课程教材等替代国家课程教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使用境外教材。普通高中学校选用境外教材,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政策执行。
国家课程教材一经选用应当保持相对稳定。如需更换教材版本,由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委托专业机构征求使用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意见,形成评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