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具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多以产业集群的方式存在,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根据渔具行业协会的统计,近年来,我国渔具行业的国内市场规模和国际出口市场呈现较快程度的增长,但国际市场受国外经济运行环境的影响较大。国内市场规模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知名品牌渔具市场份额的扩大,自主品牌的竞争力较国际品牌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缺乏占据高端市场的品牌类型。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有限公司《2020-2026年渔具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
鉴于渔具行业产品种类较多、工艺流程繁杂及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特点,若拥有相关的政策优势和区域地理优势,渔具产业容易发展为产业集群,如已经形成的比较成熟的集群有浙江慈溪的鱼线轮,湖北界首的鱼饵,湖南临湘的浮漂,浙江东阳的鱼线等,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山东威海的鱼竿及配套产品产业集群。20 世纪末威海鱼竿制造产业已在全球占据领先位置,威海的渔具产业加快了产业升级的步伐,在不断研发鱼竿生产先进技术的同时,拓展出渔线轮、钓鱼钩、钓鱼座椅、渔具箱包、钓鱼帐篷、钓鱼艇等完备的配套工具和用品,形成了具备行业先进技术和规模优势的渔具产业集群。根据威海市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威海渔具产业拥有1200 多家渔具制造和配套企业,主导1000 多个系列、近2 万个2 规格的威海鱼竿和配套用品,形成具备群体效应和资源优势的渔具生产和研发基地,威海成为我国最大、功能最完备的渔具出口基地。
行业内生产企业有数千家,有自主品牌并初步打开市场销售渠道的厂家仅有十余家,外来贴牌生产占据主导地位。在国内市场,消费者对国产渔具的品牌认知度较低,根据我国渔具行业协会的统计,近年来标注我国自有品牌的渔具产品并不多见,我国自有品牌渔具仅占有10% 的市场份额,即使国内市场开发最好的企业内销比重也未超过30%3 。而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销售的渔具著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