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云智搜

    扫一扫关注

    专访王怀民院士:软件教育亟需全面升级和变革

       2021-09-28 380
    核心提示:  “今天,每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不仅仅是信息社会的受益者,更应该是软件新文明的创造者。”  日前,第五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论坛在长沙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王怀民教授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软件技能不仅仅是软件专业人才所具备的技能,而且应该成为现代工科人才的基本技能。  王怀民院

      “今天,每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不仅仅是信息社会的受益者,更应该是软件新文明的创造者。”

      日前,第五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论坛在长沙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王怀民教授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软件技能不仅仅是软件专业人才所具备的技能,而且应该成为现代工科人才的基本技能。

      王怀民院士介绍,软件工程是工程教育的重要学科,同时也具有向工程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渗透的趋势。有一个说法叫“软件定义一切,软件无处不在”。因为我们今天的生活,都离不开软件,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软件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新载体。

      他谈到,2019年中国的软件及服务的产值已经占我国GDP的7%,过去20年中国GDP涨了10倍,中国的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产值涨了100倍。在这个背景下讲工程教育,软件的教育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高等工程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还要重视软件的通识教育,比如控制、电子、医学等学科,还要重视软件技能的培养。软件这个学科是需要动手的实践性学科,不仅要关注原理,更要重视实践和动手能力。”王怀民院士强调。

      王怀民院士表示,升级软件教育,关注的就是软件通识教育、软件专业教育、专业软件教育、软件实践能力应该如何升级,这是一系列重要的基础性问题。

      如何升级软件通识教育?王怀民院士表示,这些年来实践表明,计算思维要靠软件作为载体,通过编程能力落地,具体体现在计算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要实现三个衔接。

      谈到认知能力,他特别解释道,“就是软件的通识教育,要帮助所有学科,包括工科、理科、管科、医科,甚至是文科,来理解如何用算法和编程思考自己本领域的问题。”

      王怀民院士同时认为,要培养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编程工具、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和信心。今天的工具越来越趁手,要帮助每一位学生有信心去学习这个工具。

      何谓“三个衔接”?王怀民院士表示,一是和中学教育的衔。

     
    标签: 焦点新闻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10079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