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云智搜

    扫一扫关注

    垃圾分类产业化方兴未艾 80余家上市公司领衔新赛道

       2021-07-26 530
    核心提示:  在垃圾分类处理行业摸爬滚打10年,东莞市通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承刚终于迎来了市场的爆发期。  “我们公司主要是做厨余垃圾处理的,去年,整个市场就比较热,今年,随着利好政策的出台,我们接到的订单更多了。”陈承刚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  日前,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为

      在垃圾分类处理行业摸爬滚打10年,东莞市通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承刚终于迎来了市场的爆发期。

      “我们公司主要是做厨余垃圾处理的,去年,整个市场就比较热,今年,随着利好政策的出台,我们接到的订单更多了。”陈承刚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

      日前,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为“十四五”时期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制定了总体目标与路线图,这对加快再生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利好政策的助推下,垃圾分类的市场化步伐也将驶入快车道。在垃圾分类行业这条赛道上,已经吸引了众多资本和企业的涌入,一场垃圾分类回收的产业盛宴已开席。

      2021年一季度,垃圾分类概念股中,共有30余家上市公司业绩实现翻番。其中,北化股份以2021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190.06%的业绩居于榜首。三维工程、华宏科技、天奇股份、中创环保、现代投资、坚朗五金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超400%。

      陈承刚在垃圾分类处理行业已经浸淫多年,他所执掌的通日环保,早在10年前就掌握了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于是顺势切入到厨余垃圾处理领域。

      “这两年,行业发展越来越快,我们的订单也在稳步增加,目前在东莞就有10几个垃圾运营处理试点。”陈承刚介绍。

      数据显示,我国再生资源2018年市场规模就已经达到8600亿元,到2021年末,有望突破1.1万亿元规模,这个市场正在以每年超过1000亿元的速度快速增长。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如果分类处理,有的垃圾可以变成‘城市矿产’。” 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形象地说。他认为,城市化与工业化带来的“垃圾围城”问题,也将随着城市治理水平提升和工业技术进步而解决。

      5月13日,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布《“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到2025年底,全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左右,全国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能力达到70万吨/日左右,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65%左右。

      日前,国家发改委又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国循环经济产业各项指标大幅提升,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5万亿元。

      在周永章看来,对于循环经。

     
    标签: 有限公司分类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10079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