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到细节才是笔墨,颇有些设计与砖瓦的关系,建筑设计再精美恢弘,木有好的建材,只是危房,材料用的再没有合理的设计,也是白搭,国画的构图有习惯定式,临的多了,自己能感觉出来,如何破,如何立,是一个长期摸索的过程,急不得,笔墨线条就更考功底了,永远没有捷径可走,这些创新的分枝一方面从主干获取水分和养料,另一方面又从外界获得阳光和空气,在光合作用下形成更丰富、更充足的养分提供给主干,使其成为葱郁茂盛的参天大树。
而西方画的构图有严格的透视规律,不太讲究对画家情感的抒发,诗书画印有机结合,是中国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一个特征,传统的形成,取决于一个民族独特的历史经历和生活习惯,以及特殊的审美观念,它是在历代画家的不懈努力下演变而成的,而这种传统反过来又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对象进行多方位的观察,然后综合所看到的事物在脑海里的印象,寓情于景,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境界,这也是中国绘画所要追求的高目的。
越是民族的东西,才越是的,中国画之所以被许多的人民所喜爱,也正基于这一点,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传统就像大树的主干,一切创新的流派是它无数的分枝,只有这样,才能有所创新,它不以简单的“形似”为满足,而是用高度提炼强化的艺术手法,表现经过画家处理加工的艺术的真实,中国画在画面上所表现的形式不外乎点线面三者,以理观景是中国画另一观察事物的法则,理就是画家在深入观察生活中,分析总结出来的现实生活的基本规律特征,也是事物的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