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从题签开始的,无处不在的印章,虽然认出来需要懂点小篆,但有时博物馆的说明牌也跟你说出来了,至于风格,前面说多看字只是担心你在看得少的时候会觉得无聊,多看看八卦也是好的,风格的体会只有靠多看,看得多了脑子里才会有一点风格的谱系,另外也可以通过看书来走点捷径,枫叶与柿树攀枝花都有区别,有时间一定查资料,有条件去写生……还记得刚学山水那个冬天,从家里去学校,长途8-9个小时的汽车,盘旋在山路上。
而西方画的构图有严格的透视规律,不太讲究对画家情感的抒发,诗书画印有机结合,是中国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一个特征,传统的形成,取决于一个民族独特的历史经历和生活习惯,以及特殊的审美观念,它是在历代画家的不懈努力下演变而成的,而这种传统反过来又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对象进行多方位的观察,然后综合所看到的事物在脑海里的印象,寓情于景,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境界,这也是中国绘画所要追求的高目的。
越是民族的东西,才越是的,中国画之所以被许多的人民所喜爱,也正基于这一点,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传统就像大树的主干,一切创新的流派是它无数的分枝,只有这样,才能有所创新,它不以简单的“形似”为满足,而是用高度提炼强化的艺术手法,表现经过画家处理加工的艺术的真实,中国画在画面上所表现的形式不外乎点线面三者,以理观景是中国画另一观察事物的法则,理就是画家在深入观察生活中,分析总结出来的现实生活的基本规律特征,也是事物的本质特征。